新聞中心 藝術園地 感悟

藏在蘿卜里的鄉(xiāng)愁

2025-11-11 00:00    來源:檢驗計量中心    作者:王美麗

        在所有的食材中,蘿卜是普通百姓家中最常見最暖心的蔬菜之一,無論在貧苦歲月,還是在物質(zhì)豐富的今天,蘿卜都以其樸實無華的品質(zhì),在裊裊炊煙中勾勒出人間最鮮活的煙火氣息。

        記憶中,每到霜降前后,拔回家的蘿卜,總是堆滿了家里的角角落落。有了蘿卜的幫襯,整個冬天的農(nóng)家餐桌,都充滿了暖意。蘿卜最簡單的吃法,除了直接炒,就是腌制。地里的蘿卜收回家后,母親把蘿卜纓去掉,留著窩酸菜,蘿卜洗凈,切成長條,加鹽拌勻,放入缸中,壓上石塊。一夜過后,再把蘿卜和鹽水倒進另一空缸,上下翻動后,仍用石塊壓緊,俗稱“倒缸”。“倒缸”的蘿卜條,在缸中腌制幾天后,撈出,放進事先炒熟的花椒、花生、芝麻末等,然后將蘿卜條分層放進口小肚大的壇子里儲藏。每放一層,撒一些鹽和茴香入味,最后壓實,用棉花或布條把壇口塞緊,再用麥秸和泥密封,二十幾天后,就可取出食用了。剛腌好的蘿卜條脆生生、水靈靈,酸咸爽口,除了做下飯菜,還可當零食吃。

        為了增添花樣,母親還獨出心裁,把經(jīng)過一夜腌制的蘿卜條從缸中取出來,置于竹席上,拿到太陽底下暴曬,六七個日頭后,蘿卜條吸收了太陽的光熱,水分也被曬去七八成,變得蔫巴巴、軟津津,蘿卜干就制成了。

        我上高中時,學校食堂的飯食以苞谷糝、大米稀飯為主。母親心疼我,說我既用腦子又長身體,就特意給我曬了蘿卜干帶到學校。別的同學帶的腌菜放不了兩天就壞了,而母親做的蘿卜干,放幾個禮拜都不會變質(zhì),吃起來香脆可口,特別筋道。讀書住校的那些日子,母親制作的蘿卜干成了我一日三餐下飯的“山珍海味”。那幾年在校期間,每禮拜回一次家,圖的就是能帶上母親腌制的蘿卜干。

        時光流逝,許多食材已與我們漸行漸遠,有些也逐漸被邊緣化,消失在人們的視線之外。唯有蘿卜,非但沒有被遺忘,反而更受到人們的珍視。不起眼的蘿卜,通常與排骨、牛肉、羊肉相伴,再輔以各種調(diào)味,身價也得到進一步提升,成為冬日餐桌上人人稱道的美味佳肴。平淡的日子,因有蘿卜的陪伴,變得熱氣騰騰、活色生香,滿滿都是觸手可及的幸福。

        常言道:“冬吃蘿卜夏吃姜,不用醫(yī)生開藥方。”寒冷的冬日里,蘿卜作為餐桌上的主打菜,每吃一次,都會喚起我對兒時生活的記憶。那干脆爽口的味道,不僅暖了我的胃,還滋養(yǎng)著我的身心,讓我品出了藏在蘿卜里的歲月,牽起我內(nèi)心的濃濃鄉(xiāng)愁。

下一篇:沒有了
-->
  • OA系統(tǒng)
  • 企業(yè)郵局
用戶名:
密 碼:
友情鏈接:
網(wǎng)站首頁 | 公司簡介 | 建言獻策 | 企業(yè)郵局 | 聯(lián)系我們
行政人事部:0913-5182286 黨委工作部:0913-5182082 供銷中心:0913-5182135
  
版權所有 陜西龍門鋼鐵有限責任公司 © 2025 陜ICP備05004228號

陜公網(wǎng)安備 61058102000140號